手腕抽血后一直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手腕抽血后一直疼可能与局部淤血、血管损伤、神经刺激、感染或凝血异常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止痛、抗感染治疗、压迫止血和观察休息等方式缓解。
1、局部淤血
抽血时针头刺破血管可能导致皮下出血形成淤青。淤血压迫周围组织会产生持续胀痛感,尤其在手腕等皮肤较薄部位更明显。24小时内冰敷可减少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淤血吸收。避免揉搓患处,一般1-2周可自行消退。
2、血管损伤
反复穿刺或操作不当可能损伤血管内膜,引发血管痉挛或炎症反应。表现为抽血点周围放射性疼痛,可能伴随局部硬结。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或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修复。严重血管损伤需血管超声检查。
3、神经刺激
桡神经浅支在手腕分布表浅,穿刺时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典型症状为触电样疼痛或麻木感,活动手腕时加重。建议减少手腕活动,服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若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需排查神经损伤。
4、感染
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污染可能导致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进行性加重,可有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进行伤口处理,口服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风险,监测血糖变化。
5、凝血异常
血小板减少或服用抗凝药物者易发生持续渗血,形成血肿压迫产生疼痛。需延长压迫止血时间,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严重血肿需穿刺引流。长期服用华法林者应调整用药方案。
抽血后疼痛超过3天不缓解,或出现发热、活动障碍需及时就诊。恢复期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血管修复,饮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夜间抬高患肢减轻肿胀,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但须排除过敏史及消化道溃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