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HPV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对不起,这只是不可靠谣言中的一个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HPV疫苗接种卡,配文"从此告别宫颈癌烦恼"。这种说法听起来很让人安心,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作为女性健康的重要防线,HPV疫苗确实功不可没,但关于它的误解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打了HPV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对不起,这只是不可靠谣言中的一个

一、HPV疫苗的防护范围并非100%

1、疫苗覆盖的病毒型别有限

目前市面上的HPV疫苗主要针对16、18等高危型病毒,这两种类型导致了约70%的宫颈癌病例。但HPV病毒有100多种亚型,其中至少14种与癌症相关,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致癌型HPV感染。

2、疫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疫苗的保护效果受接种年龄、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研究显示,在从未感染HPV的女性中,疫苗预防相关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可达90%以上,但对已经感染的人群效果会打折扣。

3、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

即使完成全程疫苗接种,仍有约30%的宫颈癌风险来自疫苗未覆盖的HPV型别。21岁以上的女性仍需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二、关于HPV疫苗的5个常见认知误区

1、"打了疫苗就可以为所欲为"

疫苗不能替代安全性.行为。虽然疫苗能预防部分HPV感染,但其他性传播疾病仍需通过安全性.行为来预防。

2、"过了26岁打疫苗就没用了"

虽然最佳接种年龄是9-26岁,但27-45岁女性接种仍能获得一定保护。这个年龄段的接种效果虽不如青少年时期,但并非完全无效。

3、"只有女性需要接种HPV疫苗"

男性也会感染HPV并导致相关疾病,如阴茎癌、肛门癌等。男性接种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减少病毒传播。

4、"接种后会有严重副作用"

HPV疫苗的安全性已经过严格验证。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疼痛、发红等轻微症状,严重过敏反应极为罕见。

5、"已经感染HPV就不需要接种"

即使已经感染某种HPV型别,疫苗仍能预防其他型别的感染,降低多种HPV同时感染的风险。

三、科学预防宫颈癌的完整方案

1、按时完成HPV疫苗接种

打了HPV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对不起,这只是不可靠谣言中的一个

最佳接种时间是首次性行为前,但任何年龄接种都有一定保护作用。目前我.国推荐9-45岁女性接种。

2、坚持定期宫颈癌筛查

21-29岁女性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30-65岁可选择每5年一次HPV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或每3年单独细胞学检查。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吸烟、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免疫力,都有助于降低宫颈癌风险。

4、注意性健康防护

使用安全套、限制性伴侣数量、避免过早性行为等,都能减少HPV感染机会。

5、关注异常身体信号

异常阴.道出血、性.交后出血、异常分泌物等都可能是宫颈病变的信号,应及时就医检查。

四、特殊人群的HPV疫苗接种建议

1、有性生.活的女性

仍然建议接种,虽然保护效果可能有所降低,但能预防尚未感染的HPV型别。

2、免疫功能低下者

这类人群感染HPV后更易发展为持续感染和癌变,接种疫苗尤为重要。

3、孕期女性

建议推迟至分娩后接种,但接种疫苗后意外怀孕不必终止妊娠。

4、过敏体质者

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者应避免接种,轻微过敏需医生评估后决定。

打了HPV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对不起,这只是不可靠谣言中的一个

HPV疫苗是人类对抗宫颈癌的重要武器,但绝非万能护身符。真正的健康防护需要疫苗接种、定期筛查和良好生活习惯三管齐下。与其盲目相信"一针永逸"的传言,不如建立科学的防癌观念,这才是对自己健康最负责任的态度。记住,没有任何医疗手段能提供100%的保护,但综合预防措施能让我们离疾病更远一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