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感染?常见哪些部位感染?一文科普

血糖高的人最怕听到医生说"感染"两个字,明明只是个小伤口,怎么突然就红肿化脓了?其实这不是偶然现象,糖尿病患者的感染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4倍。这背后藏着身体防御系统被糖分"泡坏"的秘密。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感染?常见哪些部位感染?一文科普

一、高血糖如何摧毁免疫防线

1、血管损伤

长期高血糖会让血管壁像泡在糖水里,逐渐变硬变脆。微循环变差后,免疫细胞无法快速到达感染部位,伤口愈合速度比正常人慢30%-50%。

2、免疫细胞罢工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卫.士",但血糖超过11.1mmol/L时,它们的吞噬能力下降40%。就像战士吃了太多糖,拿不动武器了。

3、细菌的盛宴

高血糖环境相当于给细菌提供了免费自助餐。某些致病菌在高糖环境中繁殖速度能提高2-3倍,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二、最常中招的5大感染部位

1、足部感染

约2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足部问题。神经病变让患者感觉不到小伤口,血管病变又延缓愈合,最后可能发展成需要截肢的糖尿病足。

2、泌尿系统感染

女性患者发病率高达40%。尿液中糖分升高,加上膀.胱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尿不尽,给细菌提供了完美的繁殖温床。

3、口腔感染

唾液糖分升高导致龋齿风险增加3倍,牙周炎发生率比普通人高2-3倍。严重者会出现颌面部间隙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4、呼吸道感染

肺部毛细血管受损后,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得肺炎的住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4倍。

5、皮肤感染

常见疖肿、毛囊炎,严重时可能发展成坏死性筋膜炎。某些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显著增高。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感染?常见哪些部位感染?一文科普

三、防感染的核心策略

1、血糖控制是根本

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餐后血糖尤其重要,超过10mmol/L就会明显影响免疫功能。

2、日常防护要点

每天检查双脚,使用镜子查看脚底;选择温和的沐浴露,洗澡后彻底擦干皮肤皱褶处;每半年进行一次牙科检查。

3、疫苗接种建议

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应按时接种。50岁以上患者建议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预防painful的带状疱疹发作。

4、伤口处理原则

发现伤口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使用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小而深的伤口,或红肿超过24小时不消退,必须就医。

四、这些症状要警惕

1、不明原因发热

即使没有明显感染灶,体温持续高于37.8℃就要排查感染。

2、血糖突然升高

原有控糖方案突然失效,可能是隐性感染的信号。

3、意识状态改变

老年人出现嗜睡、烦躁等变化,要警惕尿路感染或肺炎。

4、呼气有烂苹果味

可能是酮症酸中毒的征兆,需立即就医。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感染?常见哪些部位感染?一文科普

记住,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有伤口,而是要学会与伤口"和平共处"。每次测血糖时多问自己一句:今天检查过容易感染的部位了吗?做好日常防护,感染风险完全可以控制在最低水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