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的补药,三类人的“毒药”,乱吃可能适得其反

红枣、枸杞、阿胶这些"养生圣品",几乎成了现代人保温杯里的标配。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看似人畜无害的滋补品,对某些人来说却可能是"甜蜜的负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人需要对这些"大众补品"保持警惕。

绝大多数人的补药,三类人的“毒药”,乱吃可能适得其反

一、红枣:甜蜜的"危险分子"

1、血糖异常人群要当心

红枣含糖量高达60%-80%,每100克红枣相当于2两米饭的热量。血糖偏高的人如果大量食用,可能会造成血糖波动。

2、湿热体质的人要谨慎

中医认为红枣性温,容易助湿生热。湿热体质的人常表现为口苦口臭、大便黏腻,这类人吃红枣可能会加重症状。

3、消化不良者要适量

红枣皮不易消化,胃肠功能较弱的人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胀、反酸等不适。

二、枸杞:不是人人都能"保温杯里泡"

1、感冒发烧期间要暂停

枸杞性质温热,感冒初期或发烧时食用可能加重症状,影响恢复。

2、阴虚火旺者要控制

这类人群常表现为五心烦热、夜间盗汗,过量食用枸杞可能加重内热。

3、正在服用特定药物的人要注意

枸杞可能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服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三、阿胶:滋补界的"双刃剑"

1、脾胃虚弱者要慎用

阿胶质地滋腻,脾胃功能差的人可能难以消化吸收,反而造成负担。

2、湿热体质者要避免

绝大多数人的补药,三类人的“毒药”,乱吃可能适得其反

这类人群服用阿胶可能加重湿气,出现舌苔厚腻、身体困重等症状。

3、经期女性要暂停

阿胶具有活血作用,经期服用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

四、科学进补的3个黄金法则

1、了解自身体质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进补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

2、掌握适量原则

再好的补品也要控制量,过量反而可能打破身体平衡。

3、注意配伍禁忌

不同补品之间、补品与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要特别注意。

五、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1、慢性病患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补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2、特殊生理期

孕期、哺乳期、术后恢复期等特殊时期,进补要格外谨慎。

3、过敏体质人群

对某些食材过敏的人,要特别注意补品中的成分。

绝大多数人的补药,三类人的“毒药”,乱吃可能适得其反

养生不是简单的"吃补品",而是要根据个体差异科学调理。那些被追捧的"网红补品",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记住,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是最好的养生方式。下次再看到朋友圈刷屏的"养生爆款",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