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门牙多生牙已经长出来怎么办
儿童上门牙多生牙(额外牙)已萌出可通过拔除术、正畸干预、定期观察、口腔功能训练、预防并发症等方式处理。多生牙通常由遗传因素、牙胚发育异常、局部刺激、内分泌紊乱、环境因素等引起。
1、拔除术:
多生牙影响恒牙正常排列时需手术拔除。乳牙期多生牙常采用微创拔牙,避免损伤邻近恒牙胚;混合牙列期需结合影像学评估,部分病例需配合导萌术。拔牙后需咬止血棉球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
2、正畸干预:
多生牙导致牙列拥挤或错颌畸形时需正畸治疗。常见方式包括间隙保持器、活动矫治器或固定托槽,治疗周期6-24个月。正畸前需拍摄全景片和侧位片评估牙根发育情况,12岁前建议采用功能性矫治器。
3、定期观察:
未影响咬合功能的多生牙可暂缓处理,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观察期间需监测邻牙萌出状态、牙根吸收情况及咬合关系,通过曲面断层片追踪多生牙与恒牙胚的位置变化。
4、口腔功能训练:
存在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时需进行肌功能训练。每日进行唇肌闭合练习、舌体上抬训练各10分钟,配合吹笛子、鼓腮等动作改善口腔周围肌肉协调性,减少多生牙复发风险。
5、预防并发症:
多生牙可能引发邻牙扭转、牙源性囊肿或萌出障碍。术后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避免进食过硬食物造成创口出血。发现恒牙迟萌、异常松动时应及时复查CBCT。
多生牙患儿日常应增加奶制品、深海鱼等富含钙磷食物摄入,促进颌骨发育;避免吮指、咬笔等口腔不良习惯。建议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清洁,使用牙线清理牙缝。每年进行两次口腔检查,7岁前完成首次正畸评估。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防止前牙外伤,出现牙龈肿胀或疼痛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