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原则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需立即启动二级预防治疗,核心原则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控制危险因素、改善脑循环、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及定期随访评估。
1、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首选药物,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适用于高危患者。抗凝治疗仅适用于心源性栓塞风险患者,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消化道反应及出血倾向。
2、危险因素控制:
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7%。他汀类药物需持续使用使低密度脂蛋白降至1.8mmol/L以下。吸烟者必须彻底戒烟,饮酒量每日不超过25克。
3、血流动力学管理:
颈动脉狭窄超过70%需考虑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或内膜剥脱术。后循环缺血可选用丁苯酞改善侧支循环。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需调整降压方案,避免突然体位改变。
4、生活方式干预:
每日有氧运动30分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钠盐摄入至6克/日。保持体重指数<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5、长期随访监测:
发作后1个月内需完成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血管评估。每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出现新发神经功能缺损需立即就诊,年度复查头颅MRI评估脑白质病变进展。
患者应建立包含神经科医师、康复师、营养师的多学科管理团队。饮食推荐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每周2-3次,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果。运动建议采用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抗阻训练每周2次。保持规律作息与心理平衡,通过认知训练延缓血管性痴呆发生。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用药信息,家属需掌握卒中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