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治疗中最首要的措施是什么
急性肠梗阻治疗的首要措施是胃肠减压。胃肠减压能迅速缓解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主要方法包括鼻胃管引流、禁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干预。
1、胃肠减压:
通过鼻腔插入胃管持续吸引,直接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这项操作可降低肠管膨胀程度,避免肠壁血运障碍恶化,同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临床常用双腔鼻胃管实现高效引流。
2、禁食补液:
立即停止经口进食饮水,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等维持生理需求。每日需监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量至3000-4000ml,预防脱水及循环衰竭。
3、纠正电解质:
频繁呕吐导致钾、钠、氯离子大量丢失,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补充氯化钾、碳酸氢钠等。严重低钾血症可诱发肠麻痹,血钠低于120mmol/L时需高渗盐水治疗。
4、控制感染:
肠屏障受损时易发生细菌移位,经验性使用头孢三代联合甲硝唑覆盖肠道菌群。出现发热或腹膜刺激征需升级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必要时行血培养指导用药。
5、手术评估:
对于绞窄性梗阻或保守治疗24小时无效者,需急诊剖腹探查。常见术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口术,术中需判断肠管活性避免术后坏死穿孔。
患者恢复期需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优先选择米汤、蒸蛋等易消化食物。每日记录排便情况及腹部体征,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粘连体质者需长期保持饮食规律并补充益生菌。出现反复腹痛或停止排气排便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