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患者可出现哪些酸碱紊乱,为什么
呼吸衰竭患者常见的酸碱紊乱包括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及混合型酸碱失衡。这些紊乱主要由通气功能障碍、代谢代偿机制异常或复合病因导致。
1、呼吸性酸中毒:
因肺泡通气不足导致二氧化碳潴留,血液中碳酸浓度升高。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严重肺炎等。患者可出现嗜睡、头痛等二氧化碳麻醉表现,血气分析显示pH降低、PaCO2升高。需通过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改善通气。
2、代谢性酸中毒:
因组织缺氧导致无氧代谢增加,乳酸堆积。多见于休克、严重低氧血症等情况。血气表现为pH下降、HCO3-降低,常伴阴离子间隙增大。需纠正缺氧,必要时静脉补充碳酸氢钠。
3、呼吸性碱中毒:
由过度通气引起二氧化碳过度排出,常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或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不当。血气显示pH升高、PaCO2下降。需调整呼吸机参数或治疗原发病。
4、代谢性碱中毒:
多因长期利尿剂使用或呕吐导致氢离子丢失,合并低钾血症时加重。血气表现为pH升高、HCO3-增高。需补充氯化钾,严重时使用盐酸精氨酸。
5、混合型酸碱失衡:
常见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如COPD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或三重酸碱失衡(如休克患者合并呼吸衰竭)。需通过血气分析和代偿公式判断主要矛盾,针对性治疗。
呼吸衰竭患者的酸碱平衡管理需结合动态血气监测,建议每日检测2-4次。饮食上应保证足够热量摄入,蛋白质控制在1.2-1.5g/kg/d以避免加重代谢负担。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需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特别是钾、氯、钙的补充。康复期可进行呼吸肌训练,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改善通气功能。所有治疗需在重症医学科医师指导下个体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