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较常见的因素有免疫因素和脾脏因素。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两类。正常人体内的血小板数量为100—300个,如果低于这个数则会导致发病,可叫做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身体一经碰撞就会出现淤青,如果血小板的数量低于50的话就会有皮下出血的情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也被称为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一般可以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情况,慢性常见于成年人,而急性多出现在儿童身上。引起此病的因素有以下几类:
(一)免疫因素:目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已公认与免疫有关,并且认为体液免疫是其中心环节。已经证实大多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其中特别是PAIgG与PAC3增多,从而在血小板表面固定IgG抗体分子的Fc片断在补体C3b受体相结合,使血小板被吞噬破坏,或是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相结合,在补体C5~C9的作用下,使血小板直接溶解破坏。
(二)脾脏因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大多数血小板在脾脏破裂,切脾后,其血小板计数可迅速增加,骨髓巨核细胞恢复正常,且多数病人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有所下降,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好转,说明脾脏与该病症发病有关。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涉及的病种相当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Evans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某些病理情况如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白血病(AL)以及感染等时,或者由于某些毒物或药物如苯、二甲苯、环磷酰胺等的有害作用,骨髓内巨核细胞的增殖或生长成熟发生障碍,可引起血小板生成不足和数量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也有可能源于血小板功能的异常。血小板的缺陷可能是遗传性的或获得性的,可能是由于内源性的血小板缺陷,也可能是由于外源性因素改变了在其正常的血小板功能而引起的。
这种疾病属于良性疾病,骨髓造血没有问题,是可以的疾病。建议结合中草药治疗,但用药不对症也是会耽误病情的,选择好的治疗方案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