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有些什么症状 白内障眼睛会有四大症状
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眩光敏感、色彩感知下降和复视四大症状。晶状体混浊导致光线无法正常聚焦,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
1、视力模糊:
早期表现为视物朦胧感,尤其在强光环境下更明显。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形成混浊区域,导致光线散射,患者常描述为“眼前有雾”或“毛玻璃感”。阅读、驾驶等需要精细视力的活动最先受到影响,近视患者可能发现原有眼镜度数突然“变合适”。
2、眩光敏感:
对车灯、阳光等光源出现异常刺眼反应。混浊晶状体使光线发生不规则折射,夜间驾驶时对面车辆大灯可能呈现星芒状光晕。部分患者在室内荧光灯下也会出现视觉不适,严重者需佩戴墨镜缓解症状。
3、色彩感知下降:
辨色能力逐渐减退,蓝色和紫色系最先受影响。晶状体变黄褐色后如同天然滤光片,患者可能将深蓝色误认为黑色,绘画工作者常最先察觉异常。晚期可能出现整体“褪色”感,世界呈现棕黄色调。
4、复视现象:
单眼视物时出现重影,与双眼视物异常不同。晶状体不均匀混浊导致光线折射紊乱,看灯光时可能出现多个虚像。该症状在瞳孔放大时尤为明显,需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复视相鉴别。
建议每日摄入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菠菜、羽衣甘蓝,户外活动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长时间使用含激素类眼药水,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伴眼红眼痛,需立即排查急性青光眼等并发症。6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裂隙灯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调整眼镜度数暂时改善视觉质量,成熟期白内障需考虑超声乳化手术置换人工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