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异物怎么祛除 鼻腔异物的去除方法分享
鼻腔异物可通过擤鼻法、夹取法、冲洗法、吸引法、手术取出等方式处理,具体方法需根据异物性质、位置及患者年龄选择。
1、擤鼻法:
适用于浅表、柔软异物。按住健侧鼻孔,用患侧鼻孔用力呼气,利用气流将异物推出。儿童需由成人协助固定头部,避免误吸。此方法对纸团、棉絮等轻质异物效果较好,但尖锐异物禁用,可能造成黏膜二次损伤。
2、夹取法:
需使用钝头镊子或专用异物钳。将头部后仰,在光源照射下直视操作,夹取外露部分缓慢拖出。适用于纽扣电池、豆类等固体异物,操作前可喷少量麻黄碱收缩鼻腔黏膜。若异物嵌入过深或患者剧烈挣扎,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3、冲洗法:
采用37℃生理盐水冲洗患侧鼻腔,水流方向朝向鼻中隔。适用于粉尘、沙粒等细小异物,冲洗时保持张口呼吸防止呛咳。婴幼儿需采用侧卧位,避免水流进入咽鼓管。植物性异物遇水膨胀禁用此法。
4、吸引法:
医疗场所使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液态或半固态异物。吸引压力控制在0.02-0.04MPa,配合鼻镜暴露异物位置。对血液、脓性分泌物等黏稠物质效果显著,操作后需检查鼻甲是否受损。
5、手术取出:
全麻下经鼻内镜手术适用于深部异物或并发感染的情况。通过影像定位后,使用显微器械分离周围组织取出,必要时行鼻腔填塞止血。纽扣电池等腐蚀性异物需在6小时内急诊手术。
发现鼻腔异物后应保持镇静,避免用手指掏挖导致异物移位。儿童可尝试用玩具诱导喷嚏反射辅助排出。取出异物后3天内避免用力擤鼻,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保持鼻腔湿润。若出现持续鼻塞、脓血涕或发热,提示可能存在黏膜损伤或感染,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日常注意将小物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进食时勿嬉笑打闹,教育儿童勿将物品塞入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