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软化症是怎么回事 了解髌骨软化症的五个病因
髌骨软化症可能由关节过度使用、肌肉力量失衡、创伤性损伤、先天发育异常、关节炎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干预、运动康复、支具保护、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
1、关节过度使用:
长期重复屈膝动作如爬山、爬楼梯会导致髌骨与股骨关节面异常摩擦。软骨在持续机械应力下发生微损伤,逐渐出现软化、龟裂。减少高强度运动并配合冷敷可缓解早期症状,必要时需使用氨基葡萄糖等软骨保护剂。
2、肌肉力量失衡:
股四头肌内侧头与外侧头肌力不平衡会造成髌骨轨迹偏移。当股内侧肌力量薄弱时,髌骨向外侧滑动增加,局部压力集中于软骨边缘。表现为上下楼梯时膝盖发软,需通过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训练改善肌力平衡。
3、创伤性损伤:
急性膝关节撞击或慢性微小创伤均可损伤髌骨软骨。暴力外伤可能导致软骨剥脱,而反复微小创伤会引发软骨基质降解。常伴随关节肿胀和绞锁感,急性期需制动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控制炎症。
4、先天发育异常:
髌骨位置偏高(高位髌骨)或股骨滑车沟过浅等先天因素,会改变关节接触力学。这类患者通常在青少年期即出现膝前疼痛,X线可见髌骨外倾角度增大。轻症可通过矫形鞋垫调整,严重者需行胫骨结节移位术。
5、关节炎继发:
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引发的滑膜炎症,会释放蛋白酶破坏软骨结构。除髌骨软化外,多伴有晨僵和对称性关节肿痛。需控制原发病,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润滑功能。
髌骨软化症患者日常应避免蹲跪动作,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体重超标者需减重以降低关节负荷,建议BMI控制在24以下。饮食上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鱼类、蹄筋类食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疼痛发作期可使用髌骨稳定护膝,睡眠时在膝下垫软枕保持微屈体位。定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如发现关节交锁或持续性肿胀需及时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