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会有什么后果 静脉炎的三个后果揭晓
静脉炎可能导致静脉功能受损、血栓形成和皮肤溃疡。静脉炎的三个主要后果包括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1、血栓性静脉炎:
静脉炎常伴随血栓形成,称为血栓性静脉炎。炎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浅表静脉血栓表现为局部红肿、条索状硬结,深静脉血栓可能引发肺栓塞。急性期需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和利伐沙班。
2、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炎症反复发作会损伤静脉瓣膜结构,导致血液逆流。下肢静脉高压状态下,瓣膜无法完全闭合,出现下肢沉重感、水肿和静脉曲张。长期进展可能形成色素沉着和脂性硬皮病。压力治疗是基础干预手段,严重者需行静脉瓣膜修复术或射频消融术。
3、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持续静脉高压最终发展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皮肤营养障碍表现为湿疹样改变、白色萎缩和溃疡形成,好发于踝关节上方。溃疡创面易继发感染,愈合后遗留瘢痕。治疗需结合伤口清创、压力绷带和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和地奥司明。
静脉炎患者应避免久站久坐,日常穿戴医用弹力袜。卧床时抬高患肢促进回流,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适当进行踝泵运动和游泳锻炼,控制体重减少静脉压力。出现下肢肿胀或皮肤改变时需及时血管外科就诊,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