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活检报告单的四种结果
宫颈活检报告单通常显示四种结果: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息肉、宫颈癌。不同结果对应不同临床意义和处理方式。
1、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多由长期机械刺激或病原体感染引起。病理表现为宫颈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可能伴有纳氏囊肿形成。患者常出现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可选用保妇康栓、消糜栓等药物,合并支原体感染时需加用阿奇霉素。日常需注意外阴清洁,避免频繁阴道冲洗。
2、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分为CINⅠ、Ⅱ、Ⅲ三级。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主要诱因,病理可见鳞状上皮细胞排列紊乱伴核异型。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出现异常阴道流血。CINⅠ可观察随访,CINⅡ-Ⅲ需行宫颈锥切术,常用术式包括冷刀锥切和LEEP刀手术。
3、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可能与慢性炎症或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病理显示息肉表面被覆柱状上皮,间质富含血管。临床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或性生活后出血。治疗采用息肉摘除术,标本需送病理检查排除恶变。术后建议3个月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
4、宫颈癌:
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高危型HPV感染是必要因素。病理分型包括鳞癌和腺癌,可见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期出现恶臭分泌物、不规则出血等。治疗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广泛子宫切除术)或放化疗,IB1期前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
建议所有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21岁以上或有性生活史者应每3年做TCT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保持单一性伴侣、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预防感染。日常注意观察白带性状变化,出现血性分泌物或接触性出血应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复查,宫颈锥切术后6个月内禁止游泳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促进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