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型肺结核会传染吗 浸润型肺结核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浸润型肺结核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尘埃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五种途径传播。
1、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核(直径1-5微米)可悬浮在空气中数小时,健康人吸入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核可能感染。传染性取决于患者痰菌阳性程度、环境通风情况及暴露时间,痰涂片阳性患者传染性最强。
2、密切接触传播:
长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或同住者感染风险显著增高。共用密闭空间超过8小时/天、接触患者分泌物(如共用餐具、亲吻)均可造成传播,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被感染。
3、尘埃传播:
患者痰液干燥后,结核杆菌可随尘埃颗粒漂浮,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中存活数月。清扫地面或抖动被褥时可能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多见于医疗机构或群居场所。
4、消化道传播:
饮用未经消毒的含菌牛奶或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可能感染牛型结核杆菌。消化道感染多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我国因普及巴氏消毒法已较少见。
5、母婴垂直传播:
活动性肺结核孕妇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时产道分泌物传染胎儿,新生儿感染后易发展为粟粒性肺结核。妊娠期患者需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以降低传播风险。
预防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确诊患者应规范服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直至痰菌转阴;居室保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患者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痰液需经5%84消毒液浸泡处理;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婴幼儿需接种卡介苗。普通人群增强免疫力可通过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及维持规律作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