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性白血病病因是什么
急性髓性白血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化学物质暴露、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引起。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性基因突变,如CEBPA、FLT3-ITD等基因异常,导致造血干细胞分化障碍。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患者发病率显著增高,提示遗传易感性在发病中的作用。
2、化学物质暴露:
长期接触苯及其衍生物会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苯代谢产物可诱导造血干细胞DNA甲基化异常。化疗药物如烷化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治疗其他癌症时,可能诱发治疗相关性白血病。
3、电离辐射:
大剂量辐射可直接破坏造血干细胞DNA双链结构,广岛原子弹幸存者白血病发病率较常人高20倍。医疗放射线接触史超过50Gy时,骨髓抑制效应会显著增加恶变风险。
4、病毒感染:
EB病毒、HIV等可通过整合宿主基因组或持续免疫刺激诱发恶变。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已被证实能通过Tax蛋白干扰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5、血液系统疾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30%会进展为急性髓性白血病,与TP53突变累积相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MPN疾病终末期可能发生白血病转化。
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减少苯系物接触,从事放射工作需严格防护装备。有血液病家族史者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持续乏力、皮肤瘀斑等症状时及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治疗期间需注意口腔黏膜护理,选择软毛牙刷避免牙龈出血,饮食应保证高蛋白、高铁且经灭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