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晚期浑身疼怎么回事
肝硬化晚期浑身疼痛可能由门静脉高压、代谢紊乱、骨骼肌消耗、外周神经病变、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镇痛治疗、营养支持、并发症管理等方式缓解。
1、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引发内脏充血和腹水形成。腹腔内压力增高会牵拉腹膜神经丛,产生持续性钝痛。同时门静脉高压可能诱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表现为全腹弥漫性疼痛。治疗需通过利尿剂减轻腹水,严重时需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门脉压力。
2、代谢紊乱:
肝功能衰竭导致氨、乳酸等代谢产物蓄积,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低钠血症可引起肌肉痉挛性疼痛,高氨血症则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痛觉调控。需通过限制蛋白摄入、乳果糖导泻及支链氨基酸补充进行纠正。
3、骨骼肌消耗:
晚期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肌肉蛋白分解加速导致肌少症。骨骼肌萎缩伴随肌膜敏感性增高,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全身肌肉酸痛。营养干预需提供每日35-40kcal/kg热量及1.2-1.5g/kg蛋白质,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等易吸收形式。
4、外周神经病变:
约60%肝硬化患者合并肝性周围神经病,维生素B1缺乏和胆汁酸沉积共同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远端刺痛或灼痛,夜间症状加重。治疗需补充硫胺素和甲钴胺,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加巴喷丁。
5、药物副作用:
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引发痛风性关节炎,乳果糖过量导致肠痉挛疼痛,部分患者因使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痛觉过敏综合征。需定期评估用药方案,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较小的镇痛药物。
晚期肝硬化患者应保持每日少量多餐的进食模式,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白,避免坚硬食物损伤食管静脉。疼痛缓解后可进行床边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挛缩。家属需协助患者每2小时变换体位,使用记忆棉垫减轻骨突部位压力。定期监测肝性脑病前驱症状,出现嗜睡或定向障碍需立即就医。心理支持方面可通过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疼痛日记有助于医生调整镇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