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术后注意事项及饮食
胆总管结石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药物使用、活动限制、并发症观察及饮食调整。术后恢复期通常需要1-3个月,具体时间与结石大小、手术方式及个体差异有关。
1、伤口护理:
腹腔镜手术患者需保持穿刺孔干燥,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开腹手术患者需定期换药,避免腹压增高动作。术后2周内禁止淋浴,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出现发热或伤口剧痛需立即就医。
2、药物管理:
需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物3-6个月,预防结石复发。合并感染者需完成抗生素疗程。止痛药使用不超过5天,避免掩盖病情。所有药物需整粒吞服,不可碾碎破坏肠溶包衣。
3、活动指导:
术后24小时可床边活动,1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2周后逐步恢复轻体力活动,6周内禁止剧烈运动。长期卧床者需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每日3组每组20次。
4、并发症监测:
观察巩膜黄染、陶土样大便等胆道梗阻表现。出现寒战高热伴右上腹痛提示胆管炎,需急诊处理。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胆管通畅度,每年需随访肝功能。
5、饮食过渡:
术后6小时试饮清水,次日过渡到低脂流食。1周后改为低脂半流食,2周恢复普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可适量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苹果调节胆汁成分。
术后饮食应遵循渐进式原则,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逐步添加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恢复期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胆汁,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可适量食用核桃、亚麻籽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改善胆汁代谢。术后3个月需复查血脂水平,长期保持BMI在18.5-23.9之间。出现餐后腹胀、脂肪泻等消化吸收不良症状时,需及时就诊评估胰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