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戴上牙套后要注意什么
矫正牙齿戴上牙套后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调整、疼痛管理、定期复诊及保护装置。主要有口腔卫生维护、避免硬质食物、应对初期不适、按时复诊检查、防止牙套损坏五个关键点。
1、口腔卫生:
佩戴牙套后食物残渣易滞留,需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刷牙3次,配合牙缝刷清洁托槽周围。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必要时用冲牙器清除隐蔽部位残渣。正畸蜡可缓解金属部件摩擦导致的口腔溃疡。
2、饮食禁忌:
避免咀嚼硬糖、坚果等易导致托槽脱落食物,黏性食品如口香糖可能拉扯矫治器。建议将苹果、胡萝卜等硬质果蔬切块食用。碳酸饮料会腐蚀托槽粘接剂,长期饮用可能延长矫正周期。
3、疼痛管理:
初戴牙套3-5天可能出现牙齿酸胀感,属于牙周膜受压正常反应。可含漱冰水缓解,若持续剧痛需排查托槽刮伤口腔黏膜。每次加力调整后可能出现短暂咬合无力,通常72小时内自行缓解。
4、复诊监测:
固定矫治需每4-6周复诊进行钢丝调整,隐形矫治每2周更换牙套时需医生评估贴合度。自锁托槽系统可能延长复诊间隔至8周,但突发托槽脱落或钢丝扎嘴需立即处理。
5、装置维护:
剧烈运动时建议佩戴防护牙托,防止撞击导致托槽断裂。隐形牙套每日佩戴需达22小时,摘戴时避免暴力折弯。舌侧矫治者需特别练习发音适应,夜间使用保持器防移位。
矫正期间建议选择酸奶、蒸蛋等软质食物保证营养,避免咖喱等深色食物导致橡皮链染色。使用单束刷清洁磨牙区弓丝下方,正畸专用含漱液可减少菌斑堆积。隐形矫治者每次进食后需刷牙再戴牙套,避免糖分长期接触牙面。养成咬胶锻炼习惯帮助牙套贴合,冬季户外活动时金属托槽遇冷可能短暂敏感属正常现象。若发现托槽松动、钢丝变形等异常,应及时联系正畸医师处理而非自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