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对乙酰氨基酚不退烧怎么办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不退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用药、排查病因、补液休息、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退烧效果不佳可能与剂量不足、耐药性、合并感染、脱水、非感染性发热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同时保持室温25℃左右,减少衣物覆盖促进散热。
2、调整用药:
确认是否按体重足量服用,成人单次剂量通常为500-1000毫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两种药物需间隔4-6小时。儿童需使用滴剂或混悬液等剂型,避免掰分成人药片。
3、排查病因:
持续发热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支原体肺炎等疾病,需观察是否伴随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病毒感染通常3天内退热,若超过5天需排查EB病毒、川崎病等特殊病原体。非感染因素包括免疫性疾病、肿瘤热等。
4、补液休息:
发热时体液蒸发量增加,每小时应补充20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适量饮用鲜榨果汁补充维生素C,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体温上升期可能出现畏寒需适当保暖。
5、就医评估:
3月龄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需急诊处理。成人持续高热伴意识模糊、抽搐、瘀斑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检查可明确感染灶,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抗生素或住院观察。
发热期间建议选择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可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但体温超过39℃时应卧床休息。监测体温变化曲线,记录用药时间和剂量供医生参考。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可用淡盐水漱口。退热后仍可能出现乏力、盗汗等表现,需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