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强直性肌病的症状有哪些
肌强直性肌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肌肉强直、肌无力、肌肉萎缩、肌痛和心脏传导异常。这些症状按疾病进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1、肌肉强直:
肌肉强直是肌强直性肌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肌肉收缩后放松延迟。患者在握拳后难以迅速松开手指,叩击肌肉可出现持久性凹陷。这种症状在寒冷环境中可能加重,重复运动后可能暂时缓解。
2、肌无力:
肌无力通常首先出现在面部、颈部和四肢远端肌肉。患者可能出现眼睑下垂、面部表情减少、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随着疾病进展,近端肌肉也会逐渐受累,导致行走困难和上肢抬举受限。
3、肌肉萎缩:
长期肌强直和肌无力可导致肌肉萎缩,特别是颞肌、胸锁乳突肌和四肢远端肌肉。肌肉萎缩可能伴随肌束震颤,肌肉体积明显减小,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
4、肌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疼痛,表现为持续性酸痛或运动后加重的疼痛。肌痛可能与肌肉持续强直收缩导致的代谢紊乱有关,也可能与继发性肌炎相关。
5、心脏传导异常:
肌强直性肌病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表现为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或猝死,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肌强直性肌病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寒冷刺激。饮食上需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维持肌肉健康。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和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