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中医怎么治疗 3个中医疗法改善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耳部外敷三种中医疗法改善症状。中医认为该病多因风热邪毒侵袭或肝胆湿热上扰耳窍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利湿为主。
1、中药内服:
风热袭耳证常用银翘散加减,含金银花、连翘、薄荷等成分;肝胆湿热证选用龙胆泻肝汤,含龙胆草、栀子、黄芩等药材。儿童患者可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需由中医师辨证后调整方剂,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选取听宫、翳风、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风池穴。急性期采用泻法刺激,每日1次,5次为疗程。临床研究表明针灸能缓解耳痛、促进鼓室积液吸收,尤其适合对抗生素过敏者。
3、耳部外敷:
将清热解毒的中药粉剂(如黄柏、黄连)用香油调敷耳周,或采用新鲜蒲公英捣烂外敷。合并鼓膜穿孔者禁用滴耳液。外敷可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药物渗透,但需注意防止烫伤。
治疗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及用力擤鼻。饮食宜清淡,多食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材,忌辛辣燥热食物。若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或听力明显下降,提示可能并发乳突炎或脑膜炎,需立即转西医治疗。日常可按摩耳门、听宫穴预防复发,体质偏热者建议定期服用菊花、夏枯草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