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运动障碍、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反射异常以及排尿障碍。症状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进展,严重程度与脊髓受累节段相关。
1、运动障碍:
早期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肢体无力,可迅速发展为完全性瘫痪。胸髓受累时出现双下肢痉挛性瘫痪,颈髓受累则可能累及上肢。肌张力初期降低,后期转为增高,伴随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部分患者因脊髓休克期呈现弛缓性瘫痪,持续数日至数周。
2、感觉异常:
多数患者在病变平面以下出现感觉缺失,典型表现为传导束型感觉障碍。早期可有束带样疼痛或麻木感,随后出现痛温觉、触觉及深感觉减退。感觉障碍平面常与脊髓病变节段一致,是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
3、自主神经症状:
常见病变平面以下出汗减少、皮肤干燥等交感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或体温调节异常。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合并胃肠蠕动减弱。
4、反射改变:
急性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进展转为亢进。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早期即可消失。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多在恢复期出现,提示锥体束损伤。脊髓休克期所有反射均可能消失。
5、排尿障碍:
早期表现为尿潴留,需导尿处理,后期可转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约80%患者出现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伴随残余尿量增加和反复尿路感染风险。部分男性患者合并性功能障碍。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需卧床期间定时翻身预防压疮,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恢复期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肌力训练和平衡练习,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改善神经功能。饮食应保证高蛋白、高纤维素,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出现发热或尿路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心理疏导对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