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多动症做什么运动好

抽动症和多动症患者适合进行游泳、瑜伽、慢跑、球类运动及平衡训练等温和型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控制能力。

抽动症、多动症做什么运动好

1、游泳:

游泳通过水压提供全身触觉刺激,能降低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性。水的浮力可减少关节冲击,适合存在冲动行为的多动症儿童。规律游泳训练可增强前庭觉整合能力,对抽动症的重复性动作有抑制作用。建议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水温保持在28-32℃为宜。

2、瑜伽:

瑜伽的呼吸控制法和冥想练习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抽动症的肌肉紧张。树式、婴儿式等基础体式可提升多动症患者的专注力。临床研究显示,持续8周以上瑜伽训练可使抽动频率降低30%-40%。练习时应避免高难度扭转动作,防止诱发不自主运动。

3、慢跑:

中等强度慢跑能促进大脑分泌5-羟色胺和多巴胺,改善多动症的注意力缺陷。对抽动症患者而言,规律有氧运动可降低基底神经节异常放电。建议采用间歇式训练法,快走与慢跑交替进行,每次不超过45分钟。运动前后需充分拉伸,预防肌肉抽动加重。

抽动症、多动症做什么运动好

4、球类运动:

篮球、乒乓球等需要快速反应的运动能锻炼多动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团队配合过程中产生的社交互动,有助于改善情绪调节障碍。选择低对抗性项目,避免竞技压力诱发抽动症状。运动时建议佩戴护具,减少意外碰撞风险。

5、平衡训练:

平衡垫训练或单脚站立等静态练习,可增强小脑-大脑皮层连接功能。这类运动对抽动症伴随的共济失调有明显改善作用。训练应从每次30秒逐步延长至3分钟,地面需铺设防滑垫。结合视觉追踪练习效果更佳,如边单脚站立边追踪移动物体。

抽动症、多动症做什么运动好

运动干预需配合个体化方案制定,建议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每周保持4-5次运动频率,单次时长控制在30-60分钟。避免高强度爆发性运动如短跑、举重等。运动前后监测心率变化,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区间。饮食方面增加镁、锌等矿物质摄入,如南瓜子、深绿色蔬菜。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对运动疗效有协同作用。若运动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咨询专科医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