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根尖周炎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根尖周炎可能由龋齿未治疗、牙髓感染扩散、牙齿外伤、根管治疗失败、牙周炎蔓延等原因引起。
1、龋齿未治疗:
龋洞深入牙本质后,细菌可侵袭牙髓组织。当龋坏到达牙髓腔时,细菌及其毒素通过根尖孔向根尖周组织扩散,引发局部免疫反应。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血管扩张和渗出,形成根尖周脓肿。早期表现为咬合痛,随炎症进展可能出现自发性跳痛。
2、牙髓感染扩散:
不可复性牙髓炎未及时干预时,坏死牙髓成为细菌培养基。微生物通过根管系统突破根尖屏障,刺激根尖周膜产生炎性浸润。常见致病菌包括链球菌、放线菌和厌氧菌群。临床可见患牙叩痛明显,可能伴发面部肿胀。
3、牙齿外伤:
撞击或咬硬物导致的牙冠折裂、根折等机械损伤,可使牙髓血管断裂形成血运障碍。牙髓渐进性坏死过程中,分解产物通过根尖孔刺激周围组织。这类患者常有明确外伤史,X线片可能显示根尖区透射影。
4、根管治疗失败:
根管预备不彻底或充填不密合时,残留细菌可重新繁殖。微渗漏导致根管内再感染,炎症反应波及根尖周组织。常见于根管侧支未清理、器械分离或超填等情况。患者多存在治疗史,急性发作时疼痛较剧烈。
5、牙周炎蔓延:
重度牙周炎形成的深牙周袋可达根尖1/3区域,袋内厌氧菌通过侧支根管或牙本质小管逆行感染。这类病变常伴牙齿松动,龈沟溢脓,与单纯根尖周炎相比更易形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预防急性根尖周炎需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充填。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避免用牙开瓶盖等危险行为。根管治疗后应按医嘱复查,牙周炎患者需接受系统治疗。急性发作期建议进食温软流食,避免患侧咀嚼,48小时内局部冷敷可缓解肿胀。出现剧烈疼痛、发热或面部肿胀时应立即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间隙感染或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