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折怎么办 揭晓脚骨折的正确疗法
脚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脚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长期劳损、病理性骨折及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骨折部位。稳定性骨折可通过外固定维持骨骼对位,避免二次损伤。踝关节骨折常采用短腿石膏固定4-6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骨质疏松性骨折需配合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严重肿胀时可短期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减轻软组织水肿。
3、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开始冷敷减轻肿胀,后期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能加速骨痂形成,脉冲电磁场疗法适用于延迟愈合病例。康复期建议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维持肌肉活性。
4、手术治疗:
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接骨板或髓内钉固定。距骨骨折多采用空心螺钉固定,跟骨骨折严重者可能需植骨融合。术后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水中步行训练可减少负重压力,平衡垫练习能改善本体感觉。康复全程应避免跳跃、奔跑等冲击性动作,通常需3-6个月功能重建。
骨折恢复期应保证每日摄入1000-1200mg钙质,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豆制品。戒烟限酒避免影响骨骼愈合,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定期复查监测骨痂生长情况。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固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