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理中耳炎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儿童中耳炎护理常用方法有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止痛药物、局部热敷、调整睡姿、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保持干燥:
避免耳道进水是护理关键。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或棉球涂抹凡士林后塞入外耳道,游泳后及时用干净毛巾擦干耳廓。急性期禁用滴耳液冲洗,化脓性中耳炎需每日用无菌棉签清理外耳道分泌物,但不可深入耳道以免损伤鼓膜。
2、药物止痛: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和发热。需按体重计算剂量,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给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若患儿持续抓挠耳朵或夜间哭闹加剧,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苯海拉明缓解不适。
3、局部热敷:
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鼓膜充血肿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热敷后保持耳部干燥。合并淋巴结肿大时可同步热敷下颌处。
4、睡姿调整:
急性期建议30度半卧位睡眠,用枕头垫高上半身。避免患侧耳朵受压,双侧感染可采用仰卧位。哺乳期婴儿喂奶时抬高头部,避免平躺喂哺导致乳汁逆流至咽鼓管。
5、抗生素使用:
细菌性中耳炎需足疗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用药期间观察体温和耳道分泌物变化,完成7-10天疗程即使症状缓解。反复发作需进行耳内镜检查,渗出性中耳炎可能需鼓膜置管。
护理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二手烟刺激,增加维生素C摄入增强免疫力。急性期暂缓游泳和乘坐飞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幼儿发病率,较大儿童应避免用力擤鼻涕。若72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耳后红肿、高热惊厥需立即复诊。恢复期定期进行听力筛查,慢性中耳炎患儿需每3个月复查声导抗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