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 病毒性肺炎会传染吗

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

支原体肺炎易感人群主要是儿童,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对于人体的危害十分强大,而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相关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现在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

儿童得了支原体肺炎应及早治疗,首选药物为红霉素、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早期应用效果更好。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药一般无效。

由于红霉素等抗生素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家长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使用,不可自行用药。咳嗽剧烈者可以用10%氯化铵、敌咳糖浆以及中药竹沥水等祛痰止咳药。如果婴幼儿患病,口服药很困难的,可以配合目前较为安全的中药外贴疗法,如益气贴等。

在生病期间,家长要让孩子多休息,卧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来说,最佳的室温是18~20℃,同时保持60%的空气湿度,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家长还要注意给孩子做一些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量多餐,鼓励孩子多饮水。由于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且容易复发,因此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治疗要彻底。

怎样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家长平时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改善呼吸功能,增强体质。还要教育孩子在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尽量减少飞沫向周围喷射;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而传染他人。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要注意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

支原体肺炎也是一种微生物感染疾病,一方面需要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红霉素、罗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同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辅助治疗,在生活中注意卫生状况,保持环境的整洁,杜绝支原体的感染途径。

病毒性肺炎会传染吗

病毒性肺炎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染,像近距离的说话、打喷嚏都会造成对方的传播。近年来,随着免疫制剂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还有我国艾滋病的病人有所增加,有一些过去不太知病,比如单纯疱疹病毒,还有巨细胞病毒也都能够引起来肺炎。在病毒性肺炎流行期间,还应做好呼吸道防护以及手卫生。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措施

比如应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拭新生儿的腋窝和大血管走行处能够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或者是应用小儿退热贴贴在新生儿的脑门儿上,以及耳后部和颈部能够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首先需要明确新生儿肺炎的情况,新生儿肺炎是非常常见的新生儿科疾病,大部分住院的孩子都有可能会合并或者主要以新生儿肺炎的疾病来就诊住院。新生儿肺炎要注意保持营养可以在人工喂养的状态下。

两个月宝宝肺炎症状及表现

要注意肺炎相关并发症的一些症状,比如尤其是小宝宝会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表现,合并心衰的表现,比如出现水肿尿少、呼吸心率的增快等等。所以如果宝宝一旦出现肺炎症状建议及时送往医院检查,医生通过症状以及肺部听诊来诊断肺炎,必要时可能会行血液、鼻咽分泌物或者胸片的检查。两个月宝宝肺炎症状以及表现。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

新生儿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以及呼吸情况;2、保持室内的湿度很重要,定时通风;3、耐心喂养,防止或减少反流;4、注意补充水分。新生儿肺炎包括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羊水吸入性肺炎是因为患儿羊水内脱落的上皮细胞阻塞了末端气道,继之出现肺部化学炎症改变或继发感染,胎粪吸入性肺炎是由于患儿吸入了胎粪污染的羊水所造成的,而乳汁吸入性肺炎是患儿患有胃食道反流、先天性畸形和脑损伤造成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发生在产前、产时和产后,产前和产时的感染是由于羊水感染或血行传播导致,产后感染主要是由呼吸道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所致,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其病原体可经婴儿上呼吸道向下传播至肺而引起肺炎,医源性感染包括医用器械的使用和输入血制品等;另外,如新生儿患有脐炎、皮肤感染和败血症时,病原体可经血行播散,导致肺部感染。

新生儿肺炎怎么确诊

新生儿出现了吐沫、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干、咳嗽、发热或者体温不升、肺部啰音等等。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应做以下相关检查以予确证。第一、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看血常规白细胞是否升高、CRp是否升高这些升高的话考虑细菌感染。第二、是病原学的一个检查可行痰培养、血培养、分泌物培养可以指导临床的一个诊治。第三、最重要的一个检查影像学检查比如胸片诊断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肺部CT扫描检查。

新生儿肺炎怎么治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主要采取综合治疗为主,比如定期翻身,拍背,吸尽口鼻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低氧血症的予以鼻导管吸氧。同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输液速度不易过快,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细菌性肺炎可予以抗感染治疗,如为衣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类,如为病毒性肺炎首选抗病毒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