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的日常护理怎么做
慢性骨髓炎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清洁、营养支持、适度活动、药物管理和定期复查五个方面。
1、伤口清洁:
保持创面干燥无菌是护理核心。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开放性窦道,覆盖无菌敷料。淋浴时用防水敷贴保护患肢,避免污水渗入。出现脓液增多或异味需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足部检查,预防继发感染。
2、营养支持:
高蛋白饮食促进骨质修复,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2g/kg体重。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推荐每日钙摄入1000-1200mg。贫血患者需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血管收缩影响愈合。
3、适度活动:
急性期严格制动患肢,缓解期进行非负重训练。上肢病变可做握力球锻炼,下肢建议游泳或卧位踝泵运动。使用拐杖分散负重,单次行走不超过30分钟。出现疼痛加重立即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
4、药物管理:
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常见用药包括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等。静脉给药期间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口服药物需固定服药时间。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出现皮疹或腹泻及时联系医生。长期用药者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5、定期复查:
每月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每3个月复查X线或MRI。携带既往影像资料对比骨质变化。记录每日体温和疼痛评分,就诊时详细反馈。突发高热或肢体畸形需急诊处理。
慢性骨髓炎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档案,每日监测患肢皮温、色泽及肿胀程度。饮食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搭配牛奶、坚果等富钙零食。选择太极、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运动前后热敷患处15分钟。保持居室通风干燥,床单每周高温消毒。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导致患者功能退化。建议参加病友互助小组,交流康复经验。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旅行时备足药物并了解目的地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