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是什么检查,注意事项是什么

PPD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简称,主要用于结核病筛查或潜伏性结核感染诊断,检查前需避开激素类药物、急性感染期及疫苗接种时间,检查后48-72小时需回院测量皮肤硬结直径。

1、原理:

PPD试验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刺激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硬结表明曾接触过结核分枝杆菌,硬结直径≥5毫米为阳性反应,但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等进一步判断活动性结核。

2、适用人群:

结核病密切接触者、HIV感染者、免疫抑制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定期筛查。医务人员、学生等集体生活人群入职入学时常规要求检测。活动性结核患者禁用该检查。

3、禁忌症:

水痘、麻疹等急性传染病发作期应暂缓检查。严重湿疹或皮肤病患者注射部位可能影响结果判读。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者可能出现假阴性。

4、检查前准备:

检测前需告知医生近期疫苗接种史,卡介苗接种可能干扰结果。避免在发热、咳嗽急性期进行检查。服用免疫调节药物者需停药4周以上。

5、结果判读:

72小时内由专业医护人员测量硬结横径,红晕不计入结果。硬结5-9毫米为一般阳性,10-15毫米中度阳性,≥15毫米或伴水疱为强阳性。强阳性者需完善胸部CT、痰培养等进一步检查。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或抓挠注射部位,防止局部感染。强阳性反应人群应单独居住并开窗通风,餐具煮沸消毒。日常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A/C摄入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出现持续低热、夜间盗汗等结核病可疑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普通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PPD筛查,高风险职业者每半年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