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和cpd抗凝全称是什么
ACD和CPD是两种常用抗凝剂的全称,ACD指枸橼酸葡萄糖溶液(AcidCitrateDextrose),CPD指枸橼酸磷酸盐葡萄糖溶液(CitratePhosphateDextrose)。两者主要用于血液采集与保存,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防止血液凝固。
1、ACD抗凝剂:
枸橼酸葡萄糖溶液(ACD)由枸橼酸、枸橼酸钠和葡萄糖组成。枸橼酸通过螯合钙离子阻断凝血级联反应,葡萄糖则为红细胞代谢提供能量。ACD分为ACD-A和ACD-B两种配方,区别在于成分比例不同,ACD-A更适用于血小板保存,ACD-B多用于全血采集。
2、CPD抗凝剂:
枸橼酸磷酸盐葡萄糖溶液(CPD)在ACD基础上添加磷酸二氢钠,能更稳定维持血液pH值。其抗凝机制同样依赖枸橼酸盐的钙离子螯合作用,磷酸盐的加入可延长红细胞存活时间至21天,是目前血库最常用的血液保存液。
3、成分差异:
ACD不含磷酸盐,而CPD添加了磷酸二氢钠作为缓冲剂。CPD的葡萄糖浓度(2.2g/dL)略低于ACD-B(2.45g/dL),这种调整能减少溶血发生率。两种溶液均不含抗血小板成分,故对血小板保存效果有限。
4、临床应用:
ACD主要用于成分献血时的血小板单采,其酸性环境可抑制血小板活化。CPD因保存期长成为全血采集标准抗凝剂,特别适用于手术备血。两者均需严格按1:7比例与血液混合,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5、改良剂型:
在CPD基础上发展的CPDA-1添加了腺嘌呤,使红细胞保存期延长至35天。新型抗凝剂如PAGGS-M已采用甘露醇替代部分葡萄糖,进一步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这些改良剂型仍以枸橼酸盐为核心抗凝成分。
使用抗凝剂保存的血液制品需在输注前检查有效期和溶血情况。接受大量抗凝血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枸橼酸中毒,表现为低钙性抽搐,需静脉补充钙剂。日常献血时无需特别准备,但献血后建议多饮水促进枸橼酸代谢,避免立即剧烈运动以防穿刺部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