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压力性损伤主要由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剪切力作用、摩擦力损伤、潮湿刺激及营养状况不良等因素引起。

1、局部受压:

持续压力超过毛细血管闭合压(约32mmHg)会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常见于长期卧床患者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或坐轮椅者的坐骨结节处。压力使血管塌陷,细胞代谢废物堆积,最终引发组织坏死。临床使用减压床垫、每2小时翻身可有效预防。

2、剪切力损伤:

当皮肤固定而深层组织滑动时产生剪切力,如半卧位超过30度会使骶部皮肤受牵拉。这种机械力可撕裂皮下血管网,比垂直压力危害更大。护理时应保持床头抬高不超过30度,并使用防滑垫减少组织位移。

3、摩擦刺激:

床单皱褶或搬运时的皮肤摩擦会破坏角质层屏障。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皮肤脆性增加更易受损。表现为表皮剥脱、红斑,可能继发感染。选择丝质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能降低风险。

4、潮湿环境:

大小便失禁或汗液浸润使皮肤处于潮湿状态,角质层含水量超过80%时抗张强度下降50%。潮湿环境还改变皮肤pH值,促进细菌定植。使用吸收性敷料、及时清洁并涂抹皮肤保护剂是关键预防措施。

5、营养缺乏:

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