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排骨不小心吞了骨头怎么办
误吞排骨骨头可通过催吐、观察症状、就医检查、内镜取出、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这种情况通常由进食过快、骨头尖锐、食管狭窄、消化功能异常、儿童误吞等因素引起。
1、催吐处理:
发现误吞骨头后立即停止进食,可尝试用干净手指刺激舌根催吐。此方法适用于骨头卡在咽喉部或食管上段的情况,但尖锐骨头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婴幼儿及意识不清者禁止催吐。
2、观察症状:
若未出现胸痛、呕血等症状,可暂时观察24小时。骨头可能随粪便排出,期间需禁食粗纤维食物,记录排便情况。但若出现持续吞咽疼痛、流涎等症状,提示可能卡在食管,需立即就医。
3、影像检查:
急诊科医生会安排颈部CT或食管钡餐造影定位骨头。CT能清晰显示骨头位置及周围组织损伤程度,钡餐造影适用于怀疑食管穿孔的病例,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以上。
4、内镜取出:
胃镜下取骨是首选治疗方法,成功率超过90%。医生会使用异物钳或网篮取出骨头,同时处理黏膜损伤。对于卡在食管的骨头,需在24小时内处理以防穿孔,全麻下操作更安全。
5、手术干预:
当骨头穿透食管壁或引起纵隔感染时需开胸手术。这种情况约占误吞异物的1%,手术包括食管修补、纵隔引流等,术后需鼻饲营养支持2周,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预防误吞需养成细嚼慢咽习惯,儿童进食排骨应提前去骨。误吞后24小时内建议进食流质,如米汤、藕粉等润滑食管黏膜。避免服用促排便药物,防止骨头移动时划伤肠道。定期检查粪便确认骨头排出,两周内出现腹痛、发热需复查。日常可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但实际处理仍需专业医疗人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