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程的观察内容有哪些

第二产程的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宫缩频率与强度、胎心监测、产妇生命体征、产道及会阴变化、胎儿娩出进程五个方面。

1、宫缩监测:

需记录宫缩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及强度变化。正常宫缩持续40-60秒,间隔2-3分钟,强度逐渐增强。若宫缩持续时间超过90秒或间隔短于2分钟,需警惕子宫过度刺激可能。通过触诊或胎心监护仪可客观评估,异常情况需及时调整分娩体位或考虑医疗干预。

2、胎心监护:

每15分钟监测一次胎心率,正常范围为110-160次/分。重点关注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这些可能提示胎儿窘迫。持续性胎心过缓或加速消失时,需立即评估是否需器械助产或紧急剖宫产,同时检查脐带绕颈等并发症。

3、生命体征:

每30分钟测量产妇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血压应维持在90-140/60-90mmHg,脉搏不超过100次/分。血压骤升可能预示子痫前期,脉速加快需排除脱水或出血。产程中体温超过38℃需排查感染,必要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4、产道评估:

观察会阴膨胀程度、肛门括约肌松弛度及胎头披露情况。胎头着冠时会阴体变薄至2-3cm,肛门呈放射状扩张。出现Ⅲ度会阴裂伤风险时,需提前做好会阴保护或侧切准备。同时评估阴道出血量,鲜红色活跃出血需排除软产道裂伤。

5、娩出进程:

记录胎头下降速度、胎方位及娩出机制。正常初产妇每小时胎头下降≥1cm,枕前位最利于分娩。出现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时,可尝试手转胎头或改变产妇体位。胎儿娩出后需立即评估Apgar评分,并记录确切娩出时间。

第二产程中建议保持产妇半卧位或侧卧位以优化产道角度,指导其配合宫缩正确屏气用力。可适量饮用运动饮料维持能量,避免高声喊叫消耗体力。胎儿娩出后即刻进行母婴皮肤接触,促进催产素分泌帮助胎盘剥离。产后2小时内需持续监测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每15分钟按压宫底一次,预防产后出血发生。早期母乳喂养既能刺激宫缩,也有助于建立亲子联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