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后发胖是什么原因

35岁以后发胖可能由基础代谢下降、肌肉量减少、激素水平变化、生活方式改变、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基础代谢下降:

人体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35岁后每十年约下降5%-10%。肌肉组织比脂肪组织消耗更多能量,肌肉量减少会导致静息能量消耗减少。相同饮食和运动量下,热量盈余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

2、肌肉量减少:

30岁后肌肉量以每年1%的速度流失,50岁后流失速度加快至2%。肌肉减少症与运动不足、蛋白质摄入不足有关。肌肉组织减少会降低糖代谢能力,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促进脂肪堆积。

3、激素水平变化:

女性围绝经期雌激素下降会导致脂肪向腹部重新分布。男性睾酮水平每年下降1%-2%,影响肌肉合成和脂肪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在中年人群发病率升高,可导致代谢率下降10%-40%。

4、生活方式改变:

职场压力增加可能导致皮质醇持续升高,促进内脏脂肪积累。久坐办公时间延长,日均活动量比青年时期减少30%-50%。社交应酬增多使酒精和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

3、慢性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腹部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干扰瘦素分泌,增加饥饿感。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肥胖。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2次抗阻训练,保持肌肉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6克/公斤体重,优选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控制精制碳水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至每日25-30克。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管理压力水平。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40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体成分分析。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炖拌,减少外出就餐频率。建立长期体重管理计划比短期节食更有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