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虽然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却是血液科很常见的一种病症,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很多患者都会感到比较迷茫:吃药就升,停药就降;一感冒,血小板就降低了;天天吃药,身体都变形了……

这些都是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面对的问题,那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才更有效果?下面我们具体给大家介绍:

首先,护理方面:

患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初期,患者应该多卧床休息,防止身体发生外伤和感染,尤其是头部,需要重点保护。

患者需要做好各种预防出血的措施,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吃过热和过硬的食物,防止黏膜损伤。一旦发生出血,要积极使用各种止血措施。

其次,西医治疗方面:

如果患者发生紧急而严重的出血,可以输入适量的血小板缓解出血倾向,但是由于患者血液中有抗血小板抗体,输血之后只能短暂起效。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以缓解患者大量出血的情况,还能使患者的免疫反应降低,使患者得到缓解。常用的药物有强的松、氢化可的松等。

如果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患者可尝试免疫抑制剂进行配合治疗,使血小板数量增加,常用药物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再者,中医治疗方面:

中医辨证论治,对症下药,配合中医中药可以让血小板数值稳步提升,但对于出血风险高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单纯的中药很难让患者的出血风险减低,甚至因此而耽误治疗,危及生命,此时,多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服药治疗后,发生感染的几率会大大上升,所以当患者发现感染倾向,一定要及时跟医生反馈,并停止用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