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在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PEP在医学上指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Prophylaxis),主要用于阻断病毒暴露后的感染风险,主要涉及HIV、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紧急预防措施。

1、HIV暴露预防:

针对HIV高危暴露(如职业暴露或性暴露),需在72小时内启动抗病毒药物组合方案。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和多替拉韦,连续服用28天可降低感染风险达80%以上。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2、狂犬病防控:

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后,需立即冲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严重暴露者需联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苗需按0、3、7、14、28天程序接种,免疫球蛋白应浸润注射至伤口周围。

3、乙肝病毒阻断:

未接种疫苗者发生乙肝病毒暴露后,需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补种疫苗。双重干预可使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达90%以上,职业暴露后保护效果显著。

4、其他传染病应用:

PEP原则也适用于流感、脑膜炎等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奥司他韦可用于流感暴露后预防,利福平或环丙沙星用于脑膜炎球菌接触者,但需严格评估用药指征。

5、实施注意事项:

所有PEP方案均强调时效性,HIV阻断需在72小时内启动,狂犬病干预应不超过24小时。实施前需专业评估暴露等级,用药期间需配合定期检测,完成全程干预才能确保预防效果。

暴露后预防需在专业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不同病原体的干预窗口期和方案存在差异。HIV阻断用药可能引起头痛、腹泻等副作用,狂犬病疫苗需严格按时接种。日常生活中应做好职业防护,高危人群可考虑暴露前预防(PrEP)。完成PEP后仍需进行3-6个月的血清学追踪,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与免疫调节,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升预防效果。任何疑似暴露情况都应第一时间就医评估,避免延误最佳干预时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