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说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患者会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那么,耳石症是怎么回事呢?
耳石症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特发性称之为耳石病,另一类为继发性,继发于梅尼埃病、突聋、病毒性迷路炎、内听道动脉缺血、偏头疼、头部外伤等疾病。
多发于中年人,女性略多,发病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说起耳石症的发生,我们就不得提一提耳朵的解剖结构了,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而内耳中有维持我们身体平衡的重要的系统叫前庭系统,如若前庭系统有问题了,那么眩晕就会找上门来,而前庭系统中有前庭感受器,即3个半规管和椭圆囊、球囊。
由于人体各种原因的影响如外伤、缺血、感染、劳累等,容易导致半规管内的一些碳酸钙碎屑脱落,互相粘合形成团块,形成显微镜下类似石头一样的东西,我们形象的称为耳石,当头位改变时,耳石在重力作用下滚动,刺激半规管,从而产生眩晕和眼球震动。
耳石症还会复发,在复位后尽量使患者头位保持直立位,尽量避免患者用患侧卧位,避免头部剧烈的活动,或者猛烈的转头,尽量避免患者卧床,可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