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了解肝吸虫病的3个症状
肝吸虫病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肝胆系统损害及全身反应,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黄疸和营养不良。肝吸虫病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主要因生食淡水鱼虾导致寄生虫侵入胆管系统。
1、腹痛腹泻:
早期感染常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右肩背部。寄生虫刺激胆管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伴随腹泻多为稀便或脂肪泻,因胆汁排泄受阻影响脂肪消化。症状轻者易误诊为肠胃炎,需粪便检查虫卵确诊。
2、黄疸症状:
进展期可见皮肤巩膜黄染,因成虫堵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黄疸多呈间歇性加重,伴随尿色加深和陶土样粪便。严重者可能并发胆管炎或胆石症,出现寒战高热等急性感染征象,需超声检查评估胆管扩张程度。
3、营养不良:
慢性感染者常见消瘦、贫血和水肿,与寄生虫长期消耗营养及胆汁缺乏有关。儿童患者可能发育迟缓,成人可出现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夜盲症。重度感染可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表现为腹水和脾脏肿大。
预防肝吸虫病需彻底煮熟淡水鱼虾,避免使用生鱼片或醉虾等食品。流行区居民应定期进行粪便寄生虫筛查,接触疫水后及时洗手。感染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吡喹酮等驱虫药物,治疗期间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康复后三个月需复查粪便虫卵,防止重复感染加重肝脏损伤。日常饮食可增加南瓜、胡萝卜等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促进胆管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