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主要由门静脉高压、肝硬化、血管壁薄弱、胃食管反流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
1、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压力升高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病因。门静脉高压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侧支循环开放,食管下端静脉丛扩张迂曲形成静脉曲张。长期高压状态下血管壁张力增加,易发生破裂出血。治疗需降低门静脉压力,常用药物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血管加压素等。
2、肝硬化:
肝硬化是食管静脉曲张的基础疾病,肝纤维化导致肝内血管阻力增加,门静脉血流受阻。肝硬化患者中约50%会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其中1/3可能发生破裂出血。肝硬化引起的肝功能减退还会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加重出血风险。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药物等。
3、血管壁薄弱:
长期静脉高压导致血管壁结构改变,平滑肌层萎缩,弹性纤维减少,血管壁变薄。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修复能力下降。这些变化使血管在压力波动时容易破裂。内镜下可见静脉曲张表面出现红色征,提示出血风险增高。
4、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至食管可损伤曲张静脉表面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和糜烂。酸性环境还会激活蛋白酶,削弱血管壁支撑结构。反流导致的频繁呕吐会增加腹压,诱发静脉破裂。治疗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控制胃酸,同时调整饮食习惯。
5、凝血功能障碍: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缺乏,出血后不易自行止血。脾功能亢进加速血小板破坏,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止血功能下降,使出血量增大且难以控制。治疗需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严重时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控制食物温度。戒烟限酒,减少腹压增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适度活动但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静脉曲张程度,遵医嘱服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