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共济失调后怎么治疗效果好

临床上,共济失调也叫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这是一种危害极大的遗传性疾病,患上此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言语和书写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肌张力障碍和眼球震颤,所以大家一定要早发现和早治疗。那么得了共济失调后怎么治疗效果好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共济失调病人应该注意居室的安静,光线宜较暗,减少对病人的一切干扰。病人记忆和智能受损时,使其表述症状困难,因此症状具有隐蔽,不典型和多病共存的特点。医师需要全面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对慢性共济失调病人不要改变原有生活习惯,例如早起、洗漱、进食、物品放置等均可顺其自然。尽量鼓励个人生活自理和做自己喜欢的事,增强病人的责任心,如负责自己居室的门窗开关、清洁床头桌、扫地等,使共济失调患者对生活保持信心。保持生活起居、饮食、睡眠的规律性,逐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注意避免激发精神症状的各种因素。

二、开始时训练共济失调患者作小范围的平稳而又流畅的运动,范围随着共济失调患者的控制改善而逐渐加大。

三、在近端加重量(沙袋)0.2kg~2kg以增加躯干和近端的稳定性以降低远端运动的错误。

四、治疗应集中在训练共济失调患者在正常支持基底上(即站立时两足距离正常,而不是患者由于害怕不稳定而使两足的距离加大)和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训练平衡。

五、发展在抗重力位置上的平衡。步是使共济失调患者位置尽量稳定,其法是增加为提高稳定而设的固定点和进行压缩,如在支撑于桌或床上的上肢的肩部向下或在站位上通过骨盆向下进行的压缩。

六、改善共济失调患者言语的不协调,包括在稳定位置上控制呼气和用手在肋上加压以助呼气。

七、以后治疗集中在促进共济失调患者的稳定和在特殊位置上的运动控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