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操作可能引发肋骨骨折、气胸、心脏损伤、胃内容物反流、肝脾破裂等并发症。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1、肋骨骨折:

胸外按压时施加的压力可能导致肋骨断裂,尤其多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骨折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压痛,严重时可损伤胸膜或肺部。操作时需注意按压深度控制在5-6厘米,避免过度用力。

2、气胸:

肋骨骨折的骨碎片可能刺破肺组织,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患者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听诊可发现呼吸音减弱。需立即进行胸部X线检查确诊,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3、心脏损伤:

暴力按压可能造成心肌挫伤、心包填塞等心脏损伤。表现为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等。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严重者需心包穿刺减压或外科手术干预。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4、胃内容物反流:

胸外按压时腹压增高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增加误吸风险。表现为口腔出现胃液或食物残渣,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操作时应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异物。

5、肝脾破裂:

按压位置过低或力度过大可能造成腹腔脏器损伤,以肝脾破裂最为危险。表现为腹部膨隆、休克、腹膜刺激征。需紧急进行腹部CT检查,确诊后需手术止血治疗。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实施心肺复苏时需规范操作手法,按压位置选择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抢救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时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恶病质等高风险人群,可考虑使用机械按压装置减少并发症。日常可通过模拟训练提升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按压深度和频率,同时学习识别并发症的早期表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