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脑患者有哪些表现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昏迷、肢体强直性瘫痪等。
1、发热:
患者起病急骤,体温在1-2天内迅速升至39-40℃,持续5-10天不退。发热多伴有寒战,退热药效果不佳。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超高热,体温超过41℃。
2、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昏睡或昏迷,多在发病后3-4天出现。轻者仅表现为反应迟钝,重者可出现深度昏迷。意识障碍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抽搐发作:
多见于儿童患者,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抽搐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发展为癫痫持续状态。成人患者多表现为局部肌肉抽搐或震颤。
4、脑膜刺激征:
包括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患者颈部肌肉僵硬,被动屈颈时阻力明显。克氏征表现为仰卧位屈髋屈膝90度时,被动伸直小腿出现抵抗和疼痛。
5、神经系统症状:
可出现中枢性面瘫、肢体瘫痪、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等。部分患者伴有吞咽困难、言语障碍。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危象。
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期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肢体功能障碍者需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被动关节活动、肌肉按摩及功能锻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防蚊灭蚊,避免再次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