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和脚气的区别有哪些 带你彻底了解足癣
足癣与脚气是同一疾病的两种称呼,足癣属于医学专业术语,脚气为民间俗称,二者均指由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引起的真菌性疾病。
1、名称差异:
足癣是医学规范命名,强调病原体为皮肤癣菌;脚气为民间泛称,部分地区可能将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与此混淆。临床诊断需使用"足癣"确保准确性。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足趾间浸渍发白、脱屑糜烂,足底可出现水疱或角化过度。根据分型不同,水疱型表现为群集小水疱,鳞屑角化型以干燥脱屑为主,浸渍糜烂型常见于趾缝。
3、致病菌种:
80%以上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其次为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这些真菌在潮湿环境中繁殖活跃,通过接触传染,与脚气病由营养缺乏导致的机制完全不同。
4、诊断方法:
除典型症状外,需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确诊。刮取皮屑经氢氧化钾处理后镜检可见菌丝,培养可明确具体菌种,这是区分足癣与其他相似皮肤病的关键。
5、治疗原则:
轻症使用外用抗真菌药如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顽固病例需口服伊曲康唑。保持足部干燥、消毒鞋袜可预防复发,不可随意使用激素类药膏掩盖症状。
预防足癣需穿透气鞋袜并每日更换,公共浴室避免赤足行走。治疗期间将鞋袜用沸水烫洗或紫外线消毒,家庭成员需同步检查避免交叉感染。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就医,防止引发丹毒等严重并发症。症状消退后建议持续用药2周以防复发,定期复查真菌直至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