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么办 这三步处理手足口病正确

手足口病可通过隔离防护、对症治疗、并发症监测等方式处理,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接触传播、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手足口病怎么办  这三步处理手足口病正确

1、隔离防护:

确诊后需立即隔离患儿至症状消退后7天,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患儿餐具、玩具需专用并每日消毒,粪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后需用流动水洗手,避免共用毛巾。

2、对症治疗:

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口腔溃疡可用康复新液含漱缓解疼痛,皮肤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需保持患儿水分摄入,选择温凉流质饮食。

3、并发症监测: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神经系统或心肺功能异常。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引发脑炎、肺水肿,需立即就医进行降颅压、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4、肠道病毒感染: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病毒通过鼻咽分泌物、疱疹液及粪便排出。感染后潜伏期2-10天,发病初期表现为低热、食欲减退,1-2天后出现特征性皮疹。

5、接触传播:

幼儿园等集体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流行季节需加强教室通风,对门把手、桌椅等高频接触部位每日消毒2次。

手足口病怎么办  这三步处理手足口病正确

患病期间宜选择小米粥、南瓜羹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溃疡。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鸡蛋羹、鱼肉泥等优质蛋白摄入。保持每日适量温水擦浴,勤换纯棉衣物减少皮肤摩擦。症状消退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建议居家休养至体力完全恢复。托幼机构儿童需持医疗机构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