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咯血多见于什么疾病?
大量咯血多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肺癌、肺脓肿、二尖瓣狭窄等疾病。咯血量超过500毫升/24小时或单次超过100毫升即属大量咯血,需紧急就医处理。
1、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导致血管增生,咳嗽时易破裂出血。典型表现为长期咳嗽伴大量脓痰,晨起或体位变动时咯血加重。高分辨率CT可确诊,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并应用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药物。
2、肺结核:
结核杆菌侵蚀肺组织及血管,空洞型肺结核最易引发致命性大咯血。常伴低热、盗汗、消瘦等消耗症状,痰抗酸染色和GeneXpert检测可确诊。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联合血管介入栓塞。
3、肺癌:
中央型肺癌侵犯大血管时出现咯血,多见于鳞状细胞癌。胸部CT可见占位性病变,纤维支气管镜能明确病理类型。晚期患者可能需支气管动脉栓塞或放疗止血。
4、肺脓肿:
化脓性感染导致肺组织坏死累及血管,咯血常伴恶臭痰和高热。胸部X线显示空洞伴液平,治疗需足量抗生素引流脓液,严重者行肺叶切除术。
5、二尖瓣狭窄:
左心房压力增高导致支气管静脉破裂,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听诊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确诊。需控制心衰同时处理原发心脏疾病。
突发大量咯血时应立即侧卧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稳定期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高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血制品补充失血。戒烟并避免粉尘刺激,适度进行呼吸操锻炼改善肺功能,合并心脏病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液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