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其核心原因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显著下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理和病理等多方面因素。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患上ITP,但具体基因尚未完全明确。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可能触发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血小板被破坏。生理因素中,女性患病率较高,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某些药物或疫苗接种也可能诱发ITP。从病理角度看,ITP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错误地攻击血小板,导致其被脾脏等器官清除,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
ITP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如皮肤出现紫癜、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需立即就医。诊断ITP主要通过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如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ITP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支持性治疗。药物治疗是首选,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球蛋白如丙种球蛋白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如艾曲波帕。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破坏,免疫球蛋白则通过阻断抗体与血小板的结合发挥作用。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术,脾脏是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切除后可显著提高血小板计数。支持性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或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可在急性出血时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ITP患者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减少出血风险。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铁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菠菜等,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和预防贫血。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管理ITP的关键。如果出现严重出血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