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分几级 揭秘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标准

反流性食管炎根据内镜下黏膜损伤程度分为A、B、C、D四级,分级标准主要依据洛杉矶分类法。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主要与黏膜破损范围、深度及并发症有关。

反流性食管炎分几级 揭秘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标准

1、A级:

黏膜破损局限于食管黏膜皱襞,单个或多个病灶长度均不超过5毫米。此阶段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偶发烧心或反酸,通常与饮食不当、腹压增高等生理性因素相关。治疗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如避免高脂饮食、睡前3小时禁食。

2、B级:

黏膜破损超过5毫米但未融合,病变仍局限于黏膜皱襞之间。此阶段患者症状频率增加,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需联合抑酸药物干预。

3、C级:

黏膜破损相互融合但未超过食管周径75%,病变范围扩展至皱襞外。此时常伴随食管黏膜糜烂、夜间呛咳等症状,多由长期胃酸侵蚀导致。需强化抑酸治疗并评估是否存在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

4、D级:

黏膜破损融合超过食管周径75%,形成环周性溃疡。患者往往存在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严重症状,易并发食管狭窄或出血。此阶段需内镜监测并考虑外科手术干预。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进食习惯,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腐,避免咖啡因及酸性食物。餐后保持直立位2小时,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功能,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控制体重。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C/D级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维持治疗,避免进展为食管癌前病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