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痛风
痛风可通过关节突发红肿热痛、血尿酸检测、影像学检查、痛风石形成及家族史等因素综合判断。
1、典型症状:
痛风急性发作常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夜间突发剧烈疼痛,伴随红肿、皮温升高及活动受限,症状多在24小时内达峰。部分患者可累及足背、踝关节或膝关节,疼痛具有刀割样特征,轻微触碰即可诱发剧痛。
2、血尿酸值:
男性血尿酸超过420微摩尔每升或女性超过360微摩尔每升即为高尿酸血症。但需注意约30%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尿酸可能正常,需在发作缓解后重复检测。持续高于540微摩尔每升者痛风风险显著增加。
3、影像学证据:
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内双轨征或尿酸盐沉积,X线晚期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双能CT能特异性识别尿酸盐结晶,对早期痛风诊断灵敏度达90%以上。
4、痛风石确认:
慢性痛风患者耳廓、关节周围可出现黄白色皮下结节,穿刺镜检可见针状尿酸盐结晶。痛风石破溃后排出石灰样物质,结合病史可辅助诊断。
5、高危因素:
长期高嘌呤饮食、肥胖、酗酒、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者更易患病。约20%患者有痛风家族史,遗传因素导致肾脏尿酸排泄减少占主要病因。
日常需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肥胖者建议渐进减重。急性期需抬高患肢制动,慢性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同步控制血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