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肾结石一定要去碎石吗
肾结石并非必须进行碎石治疗,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等待、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
1、观察等待:
直径小于5毫米的肾结石有较高自行排出概率,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促进结石移动,同时配合适度跳跃运动。此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若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2、药物排石:
针对尿酸结石可使用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合并肾绞痛时可选择坦索罗辛松弛输尿管平滑肌。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尿液pH值,禁忌症包括严重肾功能不全及电解质紊乱。
3、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5-20毫米的肾盂或上盏结石,通过X线定位后利用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治疗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肥胖患者及胱氨酸结石效果较差。
4、输尿管镜取石:
采用纤细内镜经尿道逆行进入输尿管,配合激光光纤粉碎结石。特别适合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术中可同时放置双J管预防输尿管狭窄,但存在尿路感染风险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经皮肾镜取石:
针对大于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皮肤至肾脏的通道进行碎石取石。该手术需全身麻醉,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肾结石患者日常需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有助于抑制结石形成。建议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长时间憋尿。肥胖人群应控制体重,痛风患者需同步管理血尿酸水平。定期进行尿液分析和泌尿系超声检查能有效预防复发,突发剧烈腰痛伴恶心呕吐时需急诊处理。